2023岁末特稿,跟着湖北茶神游华夏 领略千年风云际会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开云足球app下载官网最新版

2023岁末特稿,跟着湖北茶神游华夏 领略千年风云际会

当我们轻轻展开中国这片古老的地图,会发现一条条民族走廊与千年古道交织成一团繁复的丝线,仿佛在版图上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中,文明的火光在网格间碰撞融合,犹如夜空中的星辰,连缀成一片璀璨的华夏星空。

这些走廊与古道,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理通道的范畴,它们是民族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数千年的岁月里,它们见证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使得华夏大地的文化如同绚丽的织锦,既有各自的色彩,又和谐统一,让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得以深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在中华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湖北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站在2023年末,顺着湖北茶走过的路,神游华夏,回顾历史。

跨越千年的唐蕃古道

民族团结的"黄金桥"

▷▷01

唐蕃古道让茶文化传入了吐蕃,使得早期的“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藏族由于“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而将茶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藏族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素不产茶。为了将内地的茶叶特别是砖茶运入藏区,同时将藏区的马匹和土特产输入内地,于是一条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汉藏民族商贩、背夫、驮队、马帮披荆斩棘下,被开辟出来。

它像一条条绿色的飘带,横亘于青藏高原与内地之间,蜿蜒曲折于世界屋脊之上。穿过祟山峻岭、峡江长河,越过皑皑雪原、茫茫草地,像一条剪不断的纽带,把内地与藏区相连接。

图丨唐蕃古道

据《唐国史补》记载:唐中央政府赏赐给附马都尉吐蕃王松赞干布之茶叶即采自岳、鄂、赣三州,鄂主要范围在湖北。

唐蕃古道贯通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使臣不绝于路。从634年唐蕃初次交往到850年吐蕃王朝衰败,蕃使至唐125次,唐使入蕃65次,平均一年半就有一次使臣往还。其中,围绕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展开的以求婚、送亲、主婚等和亲使节往来达13次,围绕报丧、吊祭、朝贺、报聘等展开了30余次交往活动,为“偃兵息甲”“和睦邻好”的划界、请兵、罢兵、会盟等军事往来40余次。特别是公元823年长庆会盟所立的唐蕃会盟碑,以汉藏双语重申了“舅甥亲近之礼”,镌刻着“崇姻继好”“患难相恤”“社稷如一”的会盟誓词。

这条古道承载着文成公主入藏的姻亲感情,还蕴含着汉藏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情比金坚的友谊,在后世有了“黄金桥”的美誉。

图丨唐蕃会盟碑

藏彝走廊连起南北丝路

湖北茶在茶马古道上换马互市

02◁◁

藏彝走廊打通了中国的西北与西南,包括川、滇西部及藏东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域,历史上生活过巴人、蜀人、氐(dī)人、賨(cóng)人、僰(bó)人、夜郎、滇、邛都、巂(xī)、昆明、徙、筰(zuó)都、冉駹(máng)、白马等众多族群。

如今,藏彝走廊依然是藏、羌、彝、蒙古、回、纳西、白、傈僳、普米、独龙、怒、阿昌、景颇、拉祜、哈尼、基诺、门巴、珞巴、佤、德昂等少数民族的分布地。

图丨甘孜九龙——藏彝走廊上的高原明珠

除了囊括近半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藏彝走廊还使云南成为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如今举世闻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麝香之路,均与藏彝走廊交汇共荣。

图丨云南彝族自治县

宋代实行茶马交易及榷茶(茶叶国家专卖)之制,将荆湖北路之岳州、鄂州定为榷茶之地,年定上交国库榷茶247万斤。少数民族对茶叶和丝绸有需求,中原大地对战马、药材有需求,便形成了以茶马贸易为主的经济中心。

茶马互市的兴起,大量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商旅有机会深入中原,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古、纳西等民族的商人、工匠、戍军进入西北、西南地区。在茶马古道上的许多城镇中,藏族与汉、回等外来民族亲密和睦,藏文化与汉文化、伊斯兰文化、纳西文化等不同文化并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在长期的交往中,不同民族间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文化交流,形成了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

图丨云南茶马古道那柯里路段遗址

施宜古道

融合形成多彩民族文化

▷▷03

在鄂西南武陵山的群山峻岭之中,一条饱经风霜的山路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山里人开辟成了由楚入蜀的交通要道。它起于恩施城,经建始、巴东、长阳等地到达宜昌,不仅是官道,也是商道、茶道,这便是施宜古道。

据考,清代及清以前,以现恩施州城为中心,主要修建有6条古道,施宜古道是最早最长最具传奇的一条。

图丨施宜古道

施宜古道何时兴建,为什么兴建已不可考。但早在战国时,巴蜀联军攻楚滋方(今松滋)之战,巴蜀联军即从该路线通过。算起来,这条古道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另据文字记载,施宜古道在1888年、1939年、1941年、1947年先后进行了四次整修和扩建。山区的茶叶、桐油、土漆等山货不断输出山外,山外的盐巴、布匹、针线等百货则走进山里。

图丨施宜古道

马帮的铃响,人声的喧闹在山间热闹起来,也推动了餐饮、驿栈业的发展,让施宜古道呈现出“五里一小店,十里一大店”“灶里不熄火,路上不断人”的繁荣景象。

荆楚文化、巴文化、大西南文化在这条古道上的融合,形成了个性鲜明,底蕴深厚,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

万里茶道

东方树叶连起“世纪动脉”

04◁◁

尘封的车辙铭刻着民族交融和家国沉浮,古旧的驿站述说起商旅往来与时代更迭。锦绣江山,千年古道,行走其中,仿若穿越千年文明历史……

全长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是一条始于17世纪的国际古商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途经蒙古国,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

图丨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既是一条以茶叶贸易为开端的经济通道,也是一条中西文明沟通、交流的重要文化线路,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世纪动脉”。

在这条茶道上有“东方茶港”之誉的汉口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中心,赤壁羊楼洞是万里茶道上青砖茶和红茶的主要茶源地之一,宜昌的五峰、宜都等地都是万里茶道中“宜红茶”的重要茶源地和核心产区,襄阳则是万里茶道水陆联运的中枢城市。

图丨汉口有“东方茶港”之誉

湖北的茶叶自赤壁起,一路向北,连续穿越中国的河流与群山、戈壁与沙漠,一路茶香,直抵中俄边境小镇恰克图最后达到圣彼得堡。

在两个多世纪的繁盛期中,万里茶道不仅仅是一条经济之路,也是一条连通欧亚的文化之路,大江南北的人情百态,黄河两岸的风俗传统,俄罗斯的奇闻异事……这条茶道上,记载了太多故事,也对于中国的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丨万里茶道上的“川字牌”赤壁青砖茶

历史上,王昭君出塞时将湖北茶叶带到了草原。昭君出塞后,汉朝与匈奴政权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局面,迎来“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的太平盛世。因年代过于久远而路线不可考,只能遗憾略写。

中华各民族几千年来多元共融、凝聚不散,始终围绕着“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关键词。今天我们顺着湖北茶曾经走的路,领略到华夏同根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风云,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文明发展、民族融合的历程中的充满了辉煌与艰辛。

来源:请你喝杯湖北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